生活裡基本上用不到棕櫚油本人,結果開始進入皂圈發現棕櫚油簡直是人人有的基礎好用油之一,目前只買過兩瓶一公升的,一瓶是棕櫚油、一瓶是紅棕櫚油。然後就看到各種殘害原生雨林、椰子樹林為了種植更有經濟價值的棕櫚樹之各種報導,簡直怵目驚心,就再也買不下手了!
當然,不用的話就要研究調整配方,通常會用多種油每種都增加點把棕櫚油換掉,但是還是要考慮穩定度硬度等等的特性喔!(當然還有荷包現實問題)尤其要考慮油品項不要太多,省的用不完放過期就太可惜了!我會長期固定購買的只有4.5種油,最多加一種想玩玩看的油。
★選油喜好:
1. 考慮手邊比較容易取得、價錢適中、較好顧不容易氧化(好油頂級油可能會先選擇喝掉或者直接當保養品)
2. 最高比例看個人接受程度,只能當參考
3. 比例太高會軟皂:蓖麻油、米糠油
4. 加速T:蓖麻油、米糠油、脂類
5. 洗感保溼度高:橄欖油、酪梨油、澳洲胡桃油
6. 洗感清爽:米糠油、芝麻油
7. 有一層保護膜感:可可脂最明顯,脂類的滋潤感都不錯
8. 碘價:可大約猜測脂肪酸的不飽和度,數值越低可能表示含越多的飽和脂肪酸
9. 脂肪酸可大致分為:飽和脂肪酸、單元不飽和脂肪酸、多元不飽和脂肪酸。植物油通常都是複合組成,仔細分類還有更多起泡度、洗淨力的特性,有興趣可以搜尋關鍵字「手工皂 脂肪酸」會有更多資料可參考(或者維基百科裡查單一油品名也可得知油的組合成分)
◆飽和脂肪酸:
硬度、穩定度、其中有些有微刺激性。
一般沐浴全身皂用量約30%以下。
代表油脂為椰子油、棕櫚油、脂類
◆單元不飽和脂肪酸:
比上面那個飽和脂肪酸更好被皮膚吸收但穩定性就輸了、溫和、較軟。
一般為沐浴全身皂主力,用量約50-60%左右。
代表油脂為橄欖油、甜杏仁油、酪梨油、蓖麻油、澳洲胡桃油、榛果油、荷荷芭油、山茶花油(樁油);另外其實棕櫚油和脂類也富含此種類,所以可以製成溫和又夠硬的皂
◆多元不飽和脂肪酸:
最好吸收營養高、很容易氧化酸敗、清爽、更溫和、超軟、有不少價錢很高貴。
比較推薦拿來吃掉或當保養品,真要拿來打皂最好10%以下。
代表油脂為葵花油、大豆油、葡萄籽油、小麥胚芽油、胡桃油、月見草油、玫瑰果油、大麻籽油、琉璃苣油;另外芝麻油和米糠油單元多元比例差不多,但本身抗氧化物多,這組合反而清爽洗感穩定性也還不錯
油脂
|
NaOH皂化價
|
INS
|
碘價
不飽和度
|
基底油
最高比例
|
超脂
比例
|
椰子油
Coconut Oil
|
0.19
|
258
|
10
|
全身皂35%
家事皂100%
|
5-10%
|
橄欖油
Olive Oil
|
0.134
|
109
|
79-95
|
100%
|
5-10%
|
乳油木果脂
Shea Butter
|
0.128
|
116
|
55-71
|
20%
|
5-10%
|
可可脂
Cocoa Butter
|
0.137
|
157
|
33-44
|
15%
|
X
|
酪梨油
Avocado Oil
|
0.133
|
99
|
82-90
|
30%
一說72%
|
X
|
蓖麻油
Castor Oil
|
0.1286
|
95
|
82-90
|
15%
|
X
|
米糠油
Rice Bran Oil
|
0.128
|
70
|
110
|
25%
|
X
|
苦楝油
Neem Oil
|
0.1387
|
124
|
84-94
|
30%
|
X
|
澳洲胡桃油
Macadamia Oil
|
0.139
|
119
|
73-79
|
25%
|
X
|
芒果脂(貴)
Mango Butter
|
0.1371
|
146
|
43-50
|
20%
|
X
|
芝麻油(貴)
Sesame Seed
|
0.133
|
81
|
105-115
|
20%
|
X
|
★棕櫚油放棄方案:
1. 脂類+少量蓖麻油:硬度和起泡效果的平衡
2. 椰子油提高5%+INS超過100補剩下
3. 缺其他油的時候就橄欖油直接補上
4. 以脂肪酸來看:橄欖油、酪梨油、澳洲堅果油都是相當不錯的複合替代品,再配合適當的脂類和椰子油,一樣是個好皂!
2018.11.15更新:
剛好看到一篇精闢文,分享之:手工皂迷思破解 - 高價油品讓手工皂更好?
裡面還附上很棒的脂肪酸表,實在太方便又專業好用!
2018.12.01更新:
★庫存心得:
越是精準的庫存量,越能在油品最好的當下使用他們,所以還是要認真把數學揀回來XD
依照自己的打皂習慣,可以歸納出幾個原則:
1. 先算好一年開的鍋數,家事皂幾鍋、沐浴皂幾鍋,自己的愛用油品是哪幾款決定好,才能估算出大約的量買庫存。另外可以考慮自己想要的採購頻率,半年買一次或者一年買一次
2. 大容量油品:椰子油,直接買大鐵桶裝的。尤其家事皂用量超大,不定期隨時補貨
3. 中容量油品:橄欖油、乳油木果脂、酪梨油、澳洲堅果油等,在沐浴皂裡的要角,如果打一次需要用上4.500g以上的話,就可以看開的鍋數來大概估一下份量。半年補一次
4. 小容量油品:苦楝油、蓖麻油、米糠油、有興趣想實驗看看的油等,加的份量少。一年補一次
5. 本人不愛容易酸敗的油品,不過萬一真的想下手了,請買最少量,用光再說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